搜书

第一节 由生存型阶段步入发展型阶段

作者: 迟福林   时间: 2010-04-26    已有人阅读过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展阶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原来以满足人自身生存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生存型阶段转入以追求人自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发展阶段的变化既是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贡献,也是中国下一步改革发展的历史起点。从这个特定背景看,中国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基本目标是走向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客观需求集中体现在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上,30年改革带来的阶段性跨越是第二次转型的现实依据和现实基础。中国已经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社会新阶段,发展阶段的变化引起中国需求结构的战略性升级,也使中国社会矛盾呈现阶段性的特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以GDP为导向的“增长主义”难以持续下去,走向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第二次转型,成为历史客观趋势。

1.生存型和发展型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

从中国实际出发,可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体划分为生存型和发展型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阶段。根据30年来宏观结构发生的变化可以判断,中国已开始由生存型阶段步入发展型新阶段。

1)生存型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广大社会成员的温饱问题。生存型阶段是中国改革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发展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基本生存问题,是以解决温饱为主要目标的发展过程。总体来说,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广大社会成员的温饱问题。

在生存型阶段,社会成员的奋斗目标是为了满足包括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社会生产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人的劳动和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技术、创新等新型生产要素发挥的作用有限。从结构特征看,生存型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温饱为特征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是整个消费需求的主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较高,工业、服务业的比例较低,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较低。多数社会成员从事农业,生产社会贫困发生率较高,社会分化不明显。

2)发展型阶段的目标是保障人的发展权,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发展型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是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的阶段。在发展型阶段,保障并提升人的发展权成为发展的主要任务。

进入发展型阶段,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但全社会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发展的目标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广大社会成员要求加快经济、社会与政治体制的全面创新,使之与发展型阶段的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适应。

在发展型阶段,社会生产不再主要依赖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而是依靠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在此过程中,人的劳动和学习潜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发展型阶段,社会政策目标拓展到缓解贫困、促进就业、生计支持、生态与环境保护、社会包容(反社会排斥)、保障人权等。凡是影响社会成员生活、生计和自身发展的一切计划及其相关措施都被纳入发展型阶段的社会政策目标体系。在这种更宽广的视角下,社会政策被界定为直接影响社会福利、社会机构和社会关系的转变,以及民众获得充足收入、稳定生活和公平发展机会的一种集体干预。发展型阶段的社会政策目标是主动地、积极地促进人的发展。

3)生存型阶段和发展型阶段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从结构特征看,发展型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特征的消费需求多样化,满足生存需要的基本物质需求比例明显降低。农业比例较小,工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较高。多数社会成员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由于市场和分工的拓展,社会群体开始分化。

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过渡,不会随着经济总量与财富总量的增长而自发实现。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并不是判断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过渡的唯一标志。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定价:49.00元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