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大大释放了社会生产力,成功地解决了私人产品短缺问题。随着发展型新阶段的到来,社会需求结构进入战略升级期,全社会全面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基本公共产品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的矛盾凸显,中国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由此,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建立公共服务体制,成为新阶段发展方式转型的重大任务。
从私人产品短缺到公共产品短缺是中国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的重要特征,是一次历史性跨越。以公共产品短缺为标志的公共需求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深刻影响着发展和转型的理念和实践。
1. 公共产品短缺是人自身的发展需求升级的重要表现
公共产品短缺是人的自身发展需求升级的重要表现。在温饱问题初步解决后,人们开始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开始全面快速增长。
公共产品短缺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因而是一种历史性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人的独立性方面,要求尊重人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全方位的主体地位,发挥人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首创精神。这就要求无论是在经济、社会还是政治上人们享有基本诉求和利益表达机制。二是在人的平等性方面,市场经济要求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实行等价交换原则并进而要求地位平等和机会平等,但它难以保障结果的平等,难以完全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再分配职能,促进公共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使人们能够享有机会公平和起点公平。三是在人的开放性方面,人的活动都是面向社会又依赖于社会的,都要求破除人为的分割和封锁,使人走向开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培育发展公民社会。
2. 公共产品短缺是人口结构变化的客观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结构和人口流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新阶段的公共产品短缺与中国特有的人口现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1)人口老龄化对公共产品短缺有重要影响。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人增长到1.67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2.5%,大致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0%以上,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社会对医疗、社会保障的需求大幅上升。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同时农村养老保障存在很大缺陷,中国老龄化的不良后果将主要发生在农村。据某省调查显示,2002年农户用于养老的费用达到每位老人824元,养老费用占农户家庭年纯收入的8.5%,农民养老的负担很重。
(2)城镇人口的扩张凸显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长期以来,城镇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集中地和主要载体。公共产品短缺很大程度上与城镇化加速有关。据测算,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1979年的18.4%上升到2007年的44.4%,公共产品短缺与城镇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突出表现在已经被计入“城市化率”的大批农民工却还没有进入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面向他们的公共产品极为短缺。现阶段农村可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存量至少有2.5亿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成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制度性障碍。
(3)劳动人口增加凸显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和基本社会保险等公共产品的短缺。在老龄化最高峰的时候,中国仍然有6亿~7亿的劳动力,在经济上升和繁荣阶段,劳动人口的就业并不那么突出。但是在经济放缓、衰退时期或结构调整时期,就业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等与劳动就业相关的公共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就凸显出公共就业服务等公共产品的短缺。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跨越的时期,劳动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关键要素,同时中国劳动增速将在2015年后进入下降通道,数量型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质量型人口红利则需要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源开发和劳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将使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大大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会进一步突出。
专栏2.18:中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若干政策
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尽快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对山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支持。
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双向转诊、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
|
资料来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