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中,中国政府对发展低碳经济作出了郑重的承诺,并采取多种积极主动的举措扶持低碳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和转型中的大国,中国已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应当看到,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种生产约束条件,也是一种现代生产方式,更体现了大国责任。中国建设消费大国,不能建立在高碳经济基础之上。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创新体制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紧迫任务。
随着中国发展阶段的变化,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上升带来明显压力(专栏)。在工业化初期,重化工业并不发达,人均能源消耗量相对较小,人均碳排放也较小;但随着中国进入到重化工业阶段,能源消耗急剧上升,碳排放也明显增加。同时,国际社会推进低碳社会建设,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碳减排将成为必然趋势。中国正步入低碳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与碳减排之间的压力迫使我们寻找新的发展方式。
专栏2.20: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未来社会的“碳经济”
从大的时空跨度和能源利用方式上看,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
1. 农业社会:基于碳水化合物利用之上的低碳经济。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处于生态食物链高端的人类,一方面从绿色植物获取碳水化合物中的植物蛋白等糖类化合物,又从食草动物中获取动物蛋白,以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从碳水化合物中的纤维素获得生物质能,如木材和干草为人类提供了供热取暖的生物能源。科学研究测算,每年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约1500亿吨的碳,产生约4000亿吨的氧。因此,农业社会是一个原始的低水平二氧化碳排放的社会,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有限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稳定在250~280ppm(IPCC,1994)。
2. 工业社会:基于碳氢化合物使用基础上的高碳经济。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对化石燃料(能源)的勘探、开采、加工、利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社会,它使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化石能源体系的支撑下,人类形成了火电、石化、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高碳工业。甚至连传统的低碳农业也演变成高碳农业。一方面,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平,是人类社会物质和财富的评价标志;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使用规模和速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呈线性相关,并正在影响着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内在平衡性,同时,化石能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也对传统的工业文明提出新挑战。例如,20世纪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以20世纪世界人口平均数38亿计算,人均消耗石油37.4吨、煤69.7吨。这样的工业化道路的典型特征就是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人们称之为“高碳工业化”。
3. 未来社会: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遏制全球气候暖化,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识。未来社会将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除了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率外,更重要的在于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
|
资料来源: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1. 当前的“高碳排、高污染、高增长”不可持续
“十一五”时期,中国在节能减排上取得重要成绩。但目前“高碳排、高污染、高增长”的现象仍相当严重。
(1)碳排放仍将处于上升空间。在能源方面,2007年中国已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66万亿元,但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的13.86亿吨当量煤上升至2007年的26.5亿吨当量煤,年均增长9.7%,远高于第一次“翻两番”时期(1980~2000年)的4.2%增长水平。1980~2000年的20年间,能源消费总量只增加了7亿吨标准煤,而2001~2006年的短短6年间就增加了11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根据不同的排放条件,到2050年有三种不同的排放情景:
——2050年基准情景下,一次能源需求量由2005年的21.89亿吨标准煤增加到66.5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44%,石油占27.6%,天然气占10%,核能发电占9%,水力发电占6%,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3.4%。
——2050年低碳情景下,一次能源需求量由2005年的21亿~89亿吨标准煤增加到50亿~82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37.4%,石油占20.2%,天然气占144%,核能发电占14.2%,水力发电占8.4%,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5.4%。
——强化低碳情景与低碳情景相比,在进一步强化节能的基础上,一次能源需求量下降4.5%,可再生能源发电、核电等发电量所占比例为58%,增加了7%。
——碳排放的总体情况,仅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在三种不同情景下的预测如下表。其中,强化低碳情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低碳情景相比,在2030年之后开始明显下降,到2050年比排放峰值下降48%。由此可以看出,即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中国到2030年之前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碳排放仍将处于上升态势。
表2.27 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 单位:百万吨碳
数据来源:姜克隽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优势[J]绿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