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陆续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短期内有助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中长期看,关键在于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从社会各方面的反映看,落实《反垄断法》,打破以行政垄断为重点的垄断格局,是提振经济增长信心的关键,也是扩大社会投资的关键。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垄断行业也面临巨大冲击。2008年1~11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6830.4亿元,同比减少2393.7亿元,下降26%。其中,1~10月,两大石油企业炼油板块累计亏损1804亿元,两大电网企业因上网电价调整而售电价格未调整影响利润49亿元,五大发电企业因电煤价格和售电价格倒挂影响利润551亿元[1]。出现这种情况,既有国际金融危机中市场大幅波动的影响,更有垄断行业自身应变能力不足、活力不够的突出问题。为此,要抓住有利时机,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1. 防止产业振兴中的“国进民退”
在扩大内需中,既要采取措施防止投资效率的低下,更需要自觉地防止“国进民退”倾向,即借着扩大投资之际,不仅没有推进体制改革,反而使原有的体制进一步固化。
(1)坚定公平竞争原则,防止“国进民退”。从实践看,某些政府部门习惯以“加强宏观调控”、“防止重复建设”为名,帮助和扶持国有企业,有的甚至为国企清理竞争对手。政府总是在保护国企与维护公平竞争这两种相互冲突的角色中纠缠不清,市场也因此无法实现公平竞争。从理论上说,如果存在公平竞争,缺乏效率的国有企业自然会被淘汰,政府不需要进行“国退民进”。事实上,只要存在政府与国有经济的结合,竞争性领域就难以有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为此,坚定不移地实施公平竞争,需要进一步在竞争性领域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
(2)把打破垄断作为危机中提高产业投资效率的关键举措。由于内在约束机制的不同,民营企业投资效率总体上比国有企业高,非垄断行业投资效率总体上比垄断行业高。因此,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扩大投资的同时加大《反垄断法》执行力度,着力在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根据当前中国垄断性行业的实际,应针对不同类别采取不同措施推进竞争方略[2]。第一,对于垄断性行业中可以直接竞争的部分(如电信业的长途、移动和增值服务,电力和供水、供气等行业的生产和供应业务,铁路和民航部门的客货运输服务等),完全可以打破独家垄断的格局,通过适度的分拆和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比较充分地引入竞争。第二,对于垄断性行业中具有网络传输性质的自然垄断部分,可由一家或极少数几家企业(寡头垄断)经营。在这种格局下,可考虑实行含有一定竞争刺激的方案,包括引入特许权竞标或拍卖、引入区域间比较竞争或标杆竞争、实行某些替代竞争或异质竞争方案等。
(3)推进配套改革,进一步创造国有企业改革的良好外部环境。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需综合配套、整体推进,主要包括:民法通则、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国资法等法制环境;计划、金融、投资体制、商品与要素市场等市场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环境。
2. 在重点行业实现反垄断改革的实质性突破[3]
2007年,中国通过《反垄断法》,并且在2008年成立反垄断委员会。从反垄断的现实情况看,反垄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在于在垄断领域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1)加快推进铁路体制改革。2008年在扩大内需的投资中,铁路投资占了2万亿,是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项。但传统铁路体制改革在近几年基本没有大的进展。2008年济南铁路局火车出轨事件、年复一年的春运购票难事件等,暴露出铁路体制改革滞后的现状。从现实情况看,新阶段推进铁路体制改革的重点有两个:第一,明确铁路改革的主体。现在中国铁路体制是唯一的政企合一,发行铁路债券的主体是铁道部而不是铁路公司,而铁路公司的定位并不清楚。第二,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修建铁路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不好,既直接影响到铁路的建设,也影响到铁路的规模效应。
(2)深化民航改革。客观地说,没有改革开放,民航不可能发展这么快,竞争力也不会如此迅速地提高。当前,受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民航业将面临较大压力。民航的出路不在于采取传统办法,如疏解民航公司、出售飞机、延长飞机折旧时间等,而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整个民航体制要按照“政企分开,转变职能;资产重组,优化配置;打破垄断,适度竞争;加强管理,保证安全;机场不放,属地管理;提高效益,改善服务”的原则推进改革,尤其是在大交通格局下推进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在培育多市场主体方面,要加大对民营航空公司的扶持力度。
(3)积极推进邮政开放进程。第一,充分研究邮政市场发展,建立有效的开放监管政策。当前邮政的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一直混业经营,如何有效分拆两项业务并制定不同的监管政策,是邮政改革的重点之一。第二,要完善配套制度。在邮政开放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进入的是高端市场,忽略农村市场,这就要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防止农村邮政服务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