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中央政府全面调整金融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中国体制特点来看,由于金融体制尚不完善,货币传导机制并不健全。大规模扩大信贷,很难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尤其是很难真正解决民营企业和中小资金难的问题。因此,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重点在于金融创新。在稳定资本市场的同时,加快民间金融的合法化进程,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这既对短期内保持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更对长期的发展创造好的体制基础。
1. 稳定资本市场,防止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波动幅度超过美国。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不仅使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使经济运行受到一定冲击。从现实情况看,稳定资本市场,防止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重在体制机制建设,尽快解决影响市场稳定运行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
(1)把改革作为稳定资本市场信心的基础。2008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目的在于稳定资本市场平稳发展。从根本上说,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既来源于市场资金面的供应情况,更重要的来源于对当前市场制度性缺陷的改革措施。因此,要加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如何使股市融资功能与投资功能实现协调发展,如何在出台政策时防止前后不一;如何加大打击操纵市场行为等。此外,在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要发挥政府在危机中的作用,积极稳定市场,防止资本市场波动放大甚至蔓延。
(2)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目前,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决了股权结构的历史遗留问题,但市场基础制度仍然薄弱,服务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功能没有效发挥。从市场运行机制来看,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和信息披露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制度有也待提升;从政府对市场的监管看,目前仍然存在着责任不明,政出多门,监管不到位或者对市场行政干预过多等诸多问题。因此,加快推进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为资本市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制度保障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3)加快出台相关政策,稳定市场运行。第一,出台更加严厉的政策措施规范大小非减持。如果大小非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近几年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就比较困难。第二,尽快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以有助于保持资本市场稳定。第三,鼓励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型国企回购自身股票。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自身股票,缩小股本、提升业绩、提升投资价值,有助于稳定市场以及增加市场机会。第四,从国家外汇储备、股票印花税按比例提取、大小非减持征收的特别所得税三项来源设立“股市平准基金”,形成保持资本市场稳定的制度性安排。第五,完善强制分红制度,从根本上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2.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的流动性相对充裕。但要使货币能够流向最有效率的环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使得利率能够反映供求关系。消除利率管制,不仅减少名义利率(被认为压低的利率)和市场利率(真实利率)之间的租金,减少效率损失,有利于建立相对公平的融资市场,改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利于矫正企业和银行之间的扭曲行为,降低金融风险。
(1)把推进利率市场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比如,韩国从1980年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途出现中断,1991年重新开始;阿根廷从1971年开始利率市场化,1997年完成;泰国从1980年开始利率市场化,1990年完成。这些时期恰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1]。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中国需要把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逐步放松政府对利率的管制。行政管制利率,使之不能市场化浮动,不利于市场展开竞争;另一方面,通过利率市场化,提高金融机构定价能力,迫使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推进金融发展。
(2)加大贷款下浮的幅度。从现实情况看,推进利率市场化可以从进一步加大贷款下浮幅度入手。现在已把第一套住房按揭贷款利率的下限降到70%,但普通贷款还是90%。从实践看,可以让商业银行把其他贷款的利率下浮得更多一些,并给予大额存款一定的利息上浮幅度。只有利率市场化,才能让人们从各类金融工具的风险溢价中观察市场风险的状况,也才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
(3)选择合理的改革路径,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2]。从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开始,中央银行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以期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从利率改革实践看,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可分四步走:固定利率→管理浮动利率→放开部分利率→利率全部自由化。目前,已经实现了第一步到第二步的转变,即已基本放弃了固定利率体制,实现了利率的浮动,并且放开了部分利率。现在问题是要走好第二步,并积极推进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转变,逐步扩大利率自由化的种类和范围,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走好第二步的中心问题是进一步完善利率浮动制度。按照这一改革思路,可以先行放开中长期贷款利率,然后利用中长期市场化的信贷利率反过来形成短期市场化的信贷利率。这样,一方面能够尽可能降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消费和投资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能够继续维持银行业的部分存贷利差的租金,减缓可能的存贷利差,缩小对银行财务稳健性的影响,为银行业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和风险管理技术的改进提供所需要的时间。
3. 在创新中加快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从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问题看,中国的问题更多的是金融创新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快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监管是当前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
(1)提高金融竞争度,鼓励金融创新进程。金融创新是金融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从中国与美国的不同情况看,美国金融出现问题根源并不在于资产证券化本身,而是金融监管不到位,相关市场主体违背了风险控制的原则。与美国不同,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创新不足,且结构畸形,导致金融体系运作的效率较低,已经难以满足国内投资者多层次的投资需求。因此,美国次贷危机不应影响中国金融创新的进程,但需要吸取美国的教训,加快监管创新,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第一,塑造金融微观领域内的市场主体,建立金融产品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二,建立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放松管制、加快新技术的应用等,给金融产品的创新创造外部条件或提供广阔的空间。第三,完善监管手段和监管体系,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健康有序发展。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夯实金融创新基础。金融创新是在市场主体明确的情况下进行的,即只有当创新主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机构时,才具有强烈的金融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商业银行体系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结构体系,使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经营机构真正实现企业化运作,无疑是提升金融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随着其逐步上市已迈出重要步伐,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也应创造条件加快进行。需要强调的是,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多元化产权安排的重要性,而内部治理结构同样不可或缺。国有商业银行在实现产权安排多元化的同时,尤其应当注重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建立严密的内控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使金融机构从根本上产生金融创新的动力。
(3)鼓励支持民间金融合法合规发展。地下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一些民间金融行为部分地弥补了正规金融所难以涉及的领域,提高了金融体系融通资金的效率,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地下金融也存在大量的违法金融组织和金融行为,对经济和社会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发挥其优势,规避其风险,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地下金融公开化和合法化进程,促进民间金融发展。为此,可以考虑通过立法使民间私人借贷走向法制化,并将民间借贷行为置于政府的监督管理之下。发展民间金融,可以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现有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为基础,通过吸引民间资本实现民营化产权改造;另一种模式是以自然人或企业发起,通过定向募集民间资金新建民营银行。此外,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一切带有违法犯罪性质的地下金融组织与金融活动。
[1]曾爱婷:“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探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期。
[2]王晋斌、于春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可能路径”,《金融研究》,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