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

吉林省城乡一体化问题思考

  时间: 2010-05-17    已有人阅读过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受计划经济影响较重的吉林省,作为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多年来担负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依靠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有效互动,从拉动广大农村内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入手,统筹城乡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城镇规划;项目建设;劳动力流动;交通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整体布局、整体推进,为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奠定了基础。 

一、吉林省城乡一体化中的小城镇建设
   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看,它可以分为五个层面: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很强的集聚扩散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自然经济发展格局的瓦解,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的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推进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于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传统农业的发展惯性强,搞城乡一体化就必须从加快城镇化建设入手,拉动农村内需,富裕农民、改变农村面貌,扩大城市而不随小农村,把两者融为一体。
  1.吉林省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基础
   吉林省人均占有耕地相对较多,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自1979年以来,吉林省一直在通过小城镇建设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形成了四种类型的小城镇:一是依靠森林或矿产资源发展的工矿镇;二是围绕农业发展的农业服务型小城镇;三是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的农副产品集散型小城镇;四是受大城市强烈影响的小城镇。 
   工矿型小城镇,一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为了开发某种资源,在原有工矿点或资源赋存地由国家投资扩建或新建的林业、矿业和矿产加工地。少量小城镇是围绕较为精细加工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些工矿镇(特别是以采掘和粗加工产品生产为主的小城镇)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由于经济部门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企业负担过重,难以顺利适应市场需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受旧体制旧政策的影响,观念落后,再加资源萎缩、市场竞争力较弱等因素的作用,城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滞缓。
   农业服务型小城镇,多是为满足组织农业生产、调配农用物资、管理相应的行政事务等要求在基层政府驻地发展起来的。这类城镇一般仅具有一些主要服务于本行政区域的小手工业和集市贸易以及金融、邮电等机构。这些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而服务范围小,受资源、资金等限制,经济水平一般都比较低,城镇规模较小,有相当一部分仅具有农村集镇的功能。
   农副产品集散型小城镇,多是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起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类小城镇由于商品流通快、信息灵活,发展比较迅速。还有少量的此类城镇是由于政策措施得当而发展起来的。从总体上看,这类城镇是吉林省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小城镇。
   大城市影响型小城镇,主要是指邻近大城市,受大城市技术、资金和市场的作用,近年来机遇把握得比较好,又有适当的交通条件,发展比较迅速的城镇。这类小城镇商品经济活跃,有一定专业化分工。前两类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面临的问题较多。后两类小城镇虽然数量少,但活力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吉林省的小城镇发展同我国沿海一些省份相比,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殊性。在时间上,沿海地区小城镇发展起步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不仅占有先行及少竞争力的优势,而且有国家政策相对宽松的优势。由于时间的落后,吉林省小城镇的起步发展,失去了这两方面的优势。在空间上,吉林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边境地区外,大部分地区不具备发展来料加工型产业的优势。但吉林省处于亚洲玉米种植带,土壤、气候等有利于温带作物的生长,并且具有多种动物繁育的良好条件,因而适合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形经济。此外,吉林省居东北区中部,交通地位比较重要,交通网络比较完善,有利于各种货物的流通。再则,吉林省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有较多的口岸。随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纲要的获批,为吉林省带来了小城镇建设新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沿边地区开放进程相对缓慢、开放程度较低。而长吉图区域沿边近海,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既有俄罗斯丰富的资源,又有日本和韩国的科技与资本,还有我国的市场与人力资源,我国最大的朝鲜族人口集中居住地延边州亦位于此。“长吉图”把吉林省最具潜力的开放优势与最有能量的经济增长优势、最具魅力的资源优势相叠加,这势必加速吉林省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2.吉林省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截至2008年全省小城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0亿元,与“十五”末年(2005年)的812亿元相比增长161%,年均增长37.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580元,比2005年的5550元增长162%,年均增长37.9%。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域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了产业升级步伐。第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明显上升,全省小城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由“十五”末期的32.4∶38.8∶29.8,调整到2008年的14.3:47.7:38。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强,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新增17.7万人,每年转移劳动力数量20万人左右。全省小城镇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8.7%。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75%。
   吉林省小城镇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省国民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发展极。2005年吉林省小城镇GDP为812亿元,全省GDP为3615亿元,占比为22%;2008年吉林省小城镇GDP为2120亿元,全省为6424亿元,占比33%。2005年到2008年小城镇的GDP占全省的比重上升了11个百分点。2008年同比2005年拉动全省GDP增长36%。2008年末全省共有建制镇424个,分布在各乡村中心,并正在发展成为以农业服务、商贸旅游、工矿开发等多种产业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全省小城镇每年吸纳农村劳动力6万人左右。2008年全省小城镇人口达320万人,小城镇人口占全省总比重由2005年的9.6%上升到现在的12%以上,2008年全省建制镇区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600人/平方公里。
   从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小城镇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内需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因为农村消费水平低是我们农业大省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相当于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的20%,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另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农民工就业面临更大的困难。小城镇可以成为吸收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在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一方面,直接吸纳农民转换身份,从事二、三产业生产,使人口以及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转化器”;另一方面,伴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住宅、环保等建设,投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有一部分转化为农民工资报酬性收入,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农民富裕了,农村生活环境改善了,城乡差距自然就缩小了,为城乡一体化的整体布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殷仲义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定价:69.80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