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而且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更迫使我们认识到,原有二元体制架构下建立的城乡关系,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安宁市作为昆明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在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方面应走在前列,做出实绩。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安宁距昆明主城28公里,面积1301平方公里,辖7镇2街道,总人口31.91万人。凭借着良好的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安宁现已建成云南省重要的钢铁、磷盐化工基地,工业化、城市化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于云南省前列。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等30余个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按照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安宁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提出了“1366”发展思路。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大力实施“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乡一体化”三大战略,全力推进“思想解放、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乡统筹、和谐构建、执政能力”六大工程,构建和完善“城镇、产业、交通、生态、民生保障和行政管理”六大体系,把安宁建设成为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的现代绿色工业城市和休闲养生名城,建设成为现代新昆明的西部新城、中国西部重要工业基地的总体发展思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事关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富裕,事关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是安宁实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基础最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安宁市作为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城市,长期以来,安宁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获得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坚持城乡统筹,构建更加和谐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已势在必行。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条件初步具备。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阶段作出了“三个进入”的基本判断,即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从安宁的情况看,2008年,工业总产值406亿元,增长23.6%。农业总产值10.94亿元,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63元。已进入工业化发展提速的关键时期,初步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条件。一是经济发展壮大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2008年,安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5亿元;地方财政总收突破20亿元,达23.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达10.85亿元,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提供了可能。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力。城市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6.6%,市域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力得到增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三是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完成304个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启动9个行政村新农村整村推进工作。开展了13个小康示范村、33个发展致富村、23个生态村达标建设。四是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大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质加速。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向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安宁是工业城市,最大的市情特点是农业小、农村大(即农业占GDP的比例小,全市31万人中农民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农村地域广大),推进城乡一体化,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而深远。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当前制约安宁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城乡二元结构引起的,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能进一步化解矛盾,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分而治之,导致的结果是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受阻,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无法实现。推进城乡一体化,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城乡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富裕。要让改革成果真正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就得让城乡机会均等,待遇相同,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推进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支持,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最终缩小城乡差别,形成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富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