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

以城乡统筹规划促进海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 海南城乡一体化的探索、实践和发展思路

  时间: 2010-05-18    已有人阅读过

推进城市化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全面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一个发展阶段,对海南来讲显得更加重要。海南作为一个岛屿省,陆域面积小、人口相对较少,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走富有海南特色的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道路,一直是海南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的课题。2003年以来,我省根据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发展要求,在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下面,我就海南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情况、特点和发展思路向会议做简要的介绍。

一、海南城乡发展的基本情况

海南陆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54万,设有18个市县和一个洋浦开发区,建省以来,海南的城市化水平从1988年的25%发展到2008年的48.6%。但总体而言,海南的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水平实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城市化水平由建省之初的25%上升到2008年的48.6%,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2008年末的城镇人口比例为45.68%),但是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情况,我们把农垦的部分人口算作了城市人口,而这部分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如果扣除这部分人口,实际我们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与发达省份差距更大。二是城市规模普遍较小。我省设市城市平均建成区面积仅25平方公里,平均城区人口仅23万人;而全国655个设市城市,平均建成区面积达54平方公里,平均城区人口达51万人,海南城市平均建成区面积与平均人口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低。由于长期以来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各级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有限,欠账较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2007年,海南城市用水普及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1%,燃气普及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这两年开始我们已经加大了城镇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的力度,这也是我们省建设生态省的一个措施。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市县发展水平优于中部山区市县,东部沿海市县优于西部沿海市县。五是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海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由2000年的2.41扩大到2007年的2.91。同时基本社会保障的城乡差距也较大,2007年,我省城市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56元,而农村只有72/人,城市高出农村两倍多。

二、以规划为抓手,走海南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针对海南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问题,结合岛屿省地理单元的特征,海南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要从岛屿地理单元的实际出发,坚持全省统一规划、整体布局,逐步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区域布局合理、陆海并举、城乡一体的经济结构”的发展战略,要求以城乡统筹规划为指导,促进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认真编制和实施规划,走出一条海南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厅先后和省政府的各个组成部门、有关规划设计单位一起组织编制实施了《海南城乡总体规划》、《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等省域规划,并正在编制《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坚持将全省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建设,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积极探索海南特色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道路。

(一)以《海南城乡总体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

20049月我们开始编制《海南城乡总体规划》,20064月该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两大中心任务,将全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全省资源的空间配置、加强对各类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规划把全岛包括农村在内的区域经济功能区划、产业分工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纳入整体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实现了对全省城乡空间的全覆盖,对各行业、各部门规划的全集成,成为一个统一协调全省各市县、各部门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规划将海南省确定为海洋生态圈、海岸生态圈、沿海台地生态圈、中部山地生态圈4个生态圈层结构,明确各个圈层的发展重点与原则,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发展建设的关系;划定7个主体功能区,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以热带高效农业和海洋渔业为特色的第一产业,积极发展以海洋资源开发型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建立富有热带、海洋特色的产业体系,提升整体经济实力;规划确定了海南城乡发展的空间结构为“一个生态绿心、两条产业经济发展轴、五大空间节点(海口、三亚、琼海-博鳌、儋州-洋浦、东方)、一个半小时生活圈,使全岛形成了一个整体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城乡空间架构;大力发展海口、三亚两个省域中心城市,积极发展琼海-博鳌、儋州-洋浦、东方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其他城市和县城镇,集约发展小城镇,形成重点突出、整体协调、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推动全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约97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0%,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共同繁荣,把海南省建成一个具有良好的热带海岛生态系统、发达的生态产业、自然与人类和谐的生态文化、一流生活环境的生态省、健康岛。

(二)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力求破解“三农”难题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66月,我们开始编制《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该规划于20094月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紧紧围绕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广泛借鉴国内外经验,深入研究海南“三农”问题,对海南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村庄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努力创新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规划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任务,充分发挥海南独特的热带高效农业和海洋渔业优势,构建海南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着力解决海南农村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加强城镇功能和产业向乡村地区辐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地区延伸;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建立城乡相对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标准,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推进乡村居民点体系重构,引导形成以“小城镇-中心居民点-特色村庄”为主体的乡村居民点体系,改变现在村庄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的状态,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从而走出一条海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殷仲义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定价:69.80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