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是云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商贸、旅游、信息、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辖5区1市8县,21个乡、59个镇、53个街道办事处,470个社区、1207个村委会。全市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721万。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160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人均生产总值25826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5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1%;进出口贸易总额73.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地方财政总收入42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4.99亿元,比上年增长31.5%;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 6.5∶46.1∶4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82元,比上年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4610元,比上年增长8.1%。
昆明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全市土地中,山、丘陵约占84.9%。现有乡村人口300.2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57.9%。还有3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有31万人。着眼于昆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按照“三大板块”分类别指导、非均衡发展的方针,努力形成“第一板块”率先跨越,“第二板块”竞相发展,“第三板块”迅速崛起,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多极互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一板块:滇池流域核心区2920平方公里的“四区一市一县”——提升发展区
推进七个“一体化”:实施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以规划为引导、民生为根本,致力于完善城市功能、强化产业支撑、优化生态环境,增强集聚力,重点推进城乡规划、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城乡体制机制七个方面的“一体化”,促进发展要素向农村流动,二、三产业向农村辐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实施六大工程: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综合交通建设工程,产业布局调整工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重建、“城市农民”转移安置就业工程,“两后双百”(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学人员100%培训、100%就业)工程,社会保障服务工程,构建农村“15分钟服务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在政策走向上,突出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公共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第二、三板块:地处滇中平原、农业产业基础较好的“三县”和地处昆明东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的“一区四县”——重点推进区
以加速实施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开发五年提升工程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经济繁荣)、“两个重点”(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三个转化”(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促进“四个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商铺向市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先富起来的农民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五大经济”(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园区经济、劳务经济),采取“六大举措”(城乡统筹、城市带动、改革创新、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跃升,努力扩大县城规模,全面提升县城集聚、生产、流通、服务和带动功能。
在政策趋向上,着力加快“七个进程”、降低“七个门槛”,即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进程,降低农民进城进厂就业“门槛”;加快市场和物流建设进程,降低农民进城入市“门槛”;加快房地产开发进程,降低农民进城入居“门槛”;加快民办教育、民营医院发展进程,降低农民进城入学、就医“门槛”;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技能培训进程,降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门槛”;加快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发展进程,降低农民进城创业和市场化“门槛”;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程,降低农民进城落户“门槛”。基本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具体举措上,实施“543”倍增计划(县城建城区人口5年增长一倍,GDP总量4年增长一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年增长一倍)。持续强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八大机制”,即,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开发形式,由“群马拉车”转向“大马拉车”,着力建设县城和中心集镇;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依靠官资为主转向依靠民资为主,着力启动民间资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由外向为主转向内外结合,双向启动,着力启动本地市场,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有效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由抓产业结构为主转向抓所有制结构和城乡结构为主,着力抓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由单纯抓“三农”转向以“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化“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带“三农”、服务“三农”,着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农村产业多元化;区域社会事业发展,由政府主办转向政府扶持、社会举办,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分开,事业性质与产业性质分开,竞争性与非竞争性分开,经济性与社会性分开;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气提升,使直接创造财富的群体最大化,间接创造财富的群体最小化,使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最大化,两极冒尖、两极分化的比例最小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创新,由“全能”政府转向效能政府,着力构筑市场载体,培育市场主体,推动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