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

后危机时代的新兴经济体转型与变革

  时间: 2010-05-18    已有人阅读过

一年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给全球经济造成重创,也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严重冲击。目前,在各国政府大力度、超常规的干预政策刺激下,似乎金融危机最坏的阶段已经过去,全球经济复苏的“绿芽”已破土而出。近来陆续公布的数据表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可能已经触底反弹,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趋于稳定,消费需求和消费信心正在恢复,住房市场逐步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升,国际贸易有所好转。据IMF的最新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将下滑约1%2010年将增长约3%,比此前的数据有明显上调。

然而,全球经济的复苏绝不意味着危机已经安然度过,更不能说导致危机的根本矛盾已经解决。为应对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清理“有毒”金融资产以及实施“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等,虽已见成效,但单纯的财政货币政策治标不治本,只能延缓经济周期,避免经济走向崩溃和深度衰退,没有也不可能解决金融危机的根本矛盾,甚或在某些方面还会造成一些新的问题,为日后发生通货膨胀埋下新的祸根。要彻底走出危机,必须解决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发起新一轮的技术变革,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重塑国际经济秩序,全面改革金融体系。各国采取的救市措施为解决这些问题争取了一些时间,应当善加利用,抓紧时间加以解决。但从目前进展看,对于第一个问题,各国都正在积极谋划,美、日、欧等提出的能源新政、智慧地球、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都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这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绝非朝夕之功。对于第二个问题,国际社会虽有较为深入的讨论,但在不少重要问题上并未达成共识,即使取得了一些共识,也往往知易行难,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可以说,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甚至尚未破题。发达经济体囿于既得利益,特别是具有金融话语强权的国家害怕失去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愿采取实质性的根治措施。随着全球经济触底反弹,许多人伤疤未愈已忘痛,形势稍有缓和,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些做法又开始故态复萌,金融衍生品炒作正在蠢蠢欲动。最近,道指重上万点之际,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一片欢呼雀跃,又传出金融机构再派高薪,美国大银行和证券公司将派发总额达1400亿美元的薪酬,比危机爆发前2007年最高点时还要多。这深刻说明,导致金融危机的毒瘤远未摘除,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持续健康发展仍将面临巨大挑战。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新兴经济体整体表现不俗,虽然也受到严重冲击,但仍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率,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9%2009年“保八”可期。据预计,20092010两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为5.4%6.4%,新兴经济体为1.7%5.1%,均远胜于发达经济体-3.4%1.3%的预期增长率。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较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基本面比较健康,实体经济比重大,基础比较稳固的原因;也有政府应对危机措施比较得当有力的因素,新兴经济体普遍采取的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也与新兴经济体金融机构经营比较稳健、金融监管比较审慎有很大关系,当然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普遍发育程度不高,市场规模较小,金融体系比较封闭、落后,金融创新相对滞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帮了新兴经济体的忙,使其因祸得福,免予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灭顶之灾,受到损失相对较小,但虚拟经济滞后、落后对实体经济的制约,也是显而易见的。

新兴经济体对于自己在这次危机中的表现,绝不可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应该看到,一方面,现行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还没有根本改变,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依然存在,全球经济依然处于高度不确定性之中。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也暴露了新兴经济体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例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市场环境和法制秩序不完善,缺乏有竞争力的国际大企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区域与城乡差距大等。这些问题不得到根本解决,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性就会受到极大制约,难以在后危机时代进一步赶超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对于各自金融体系在危机中的表现,也要一分为二,客观、辩证地看待,不能只见其利、不见其弊,更不能因噎废食,放缓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因此新兴经济体必须牢牢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调整和转型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模式转型与变革,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和人类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殷仲义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定价:69.80元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