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有可能因为缺乏新的增长点而陷入中期低迷,导致中国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较低水平。中国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取决于需求结构决定的动力结构转换和新动力机制形成,内需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短期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等公共投资是经济止跌企稳的主要力量,与住行相关的投资与消费则是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从中长期来看,城乡消费升级和与结构调整相关的设备投资等是长期快速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强劲的消费需求拉动下,中国经济将在中期保持中速增长,但长期发展因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此,必须进一步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同时加大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力度,推动经济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转变。
一、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取决于动力结构转换和新动力机制形成
1. 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加速阶段
1979~2008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8%,既高于中国历史平均水平,也高于主要国家同期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改革以及由此带动的工业化、城市化等因素的有力推动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1991~2008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3%。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等有利因素,尤其是国际化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快速增长周期。虽然前期有东亚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后期有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等不利因素,但2001~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在10.2%的水平,经济波动幅度越来越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越来越好,较长时间地呈现出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的合意局面。其中,2003~2007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11.02%,仅次于1992~1996年的12.44%,是第二个连续5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10%以上的繁荣周期。
2. 2003~2007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推动的出口产业链群和工业化、城市化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住行相关产业链群拉动
在多种因素的有利拉动下,2003~2007年经济增长基本上围绕潜在增长水平,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过热的压力,不得不通过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来进行适度调控。中国2008年以来的经济下行是市场机制的周期调整、前期总量紧缩和结构调整政策作用,及其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相互叠加、交互作用的结果。2006年以来市场机制的自发调整和前期紧缩政策的共同作用,引发了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链群的发展减速,包括出口退税在内的结构调整政策则引发了出口相关产业链群的下行调整,从而经济增长从11%以上的高速区间向围绕潜在增长率的9%~11%的中速区间回归。如果没有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将保持在比较合意的适度(中速)增长区间。但国际金融危机意外而巨大的冲击,使得中国经济迅速下滑到9%以下的低速区间。
从1998年以来需求结构变化趋势来看,对应于经济景气循环变化,三大需求的贡献率发生三个明显的阶段性“轮动”变化。最终消费贡献率从高位逐步下降并稳定在40%左右,资本形成贡献率在前期积极财政政策和后期稳健财政政策的交替作用下先升后降,净出口贡献率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等因素推动下逐步提高。近年来(2005~2007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基本上保持2∶2∶1的格局。从2001年开始的投资快速增长及资本形成贡献率上升(50.1%~55.3%)是中国摆脱东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而2005年之后外需快速增长及净出口贡献率(24.1%~19.7%)上升则是前几年经济过热压力的主要原因。
表1:1998~2009年上半年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注:无数据表格)
危机不仅使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稳定增长面临巨大挑战,也使“出口—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挑战,并进而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遭遇困难,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难度加大、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受到冲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度增加。由于技术创新周期的原因,近中期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世界经济不可能重现20世纪90年代依靠信息技术创新带动的快速增长。危机过后短期甚至中期内世界经济将因为缺乏强有力的动力机制,而保持低速增长格局,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下降,不仅将是中国短期面临的挑战,也将在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持续影响外需的中长期变化,外需贡献率逐步下降将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不可避免的长期趋势。因此,无论从应对金融危机的短期需要来看,还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外部环境来看,外需市场也许已经到达了某种的转折点或极限,将影响中国出口增长及由此形成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动力模式。危机过后出口增长有可能回归中速,难以完全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从中长期来看,虽然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仍然处于波动之中,但净出口占GDP比重将逐步缩小到2%~3%,甚至更低水平。
在此背景下,经济增长一方面取决于外需和恢复,另一方面或者说更重要的取决于内需的扩大。如果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恢复缓慢,必然导致中国外需和净出口贡献率下降,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机制将难以及时恢复,经济增长只能主要依靠内需。近十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在4~5个百分点。投资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变化则比较大,可以通过调节政府投资加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