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

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对策分析

  时间: 2009-05-20    已有人阅读过

我国西部地区共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共68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3.6亿,占全国的28%。同东中部相比,西部地区相对贫困落后,在2006年末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东、中、西部分别为268万人、705万人、1175万人,贫困发生率分别为0.7%、2.1%、5.1%。据2006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统计,在西部开发12省中,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421万人,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60.1%;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384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58.6%。无论绝对贫困人口还是农村低收入人口比例都高于东部和中部,西部成了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增加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成为当务之急。
  一、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生产力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但目前西部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效率仍旧低下,农民增收缓慢。
  1.可转移劳动力数量大,但质量相对较差。由于农业生产“三个月种田、两个月过年、七个月休闲”的特殊性,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尤其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大多自然条件差,人口众多,产业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数量更大。但近年来转移的劳动力比重却很小。据统计,2003年末,西部贫困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6.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4个百分点。而由于西部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异地转移出去的劳动力质量也相对较差,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建筑业和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的居民服务业、批发业等行业中,工资水平低。
  2.以自发出外打工为主,组织化程度不高。由于受信息不灵、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以及自身素质低等因素的制约,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自发的、分散的,组织化程度很低。由此导致农民在外身单力薄,一方面不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各种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3.社会环境不够宽松,受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和传统户籍制度限制较严重。异地转移农民在城市务工过程中与城市居民在身份、地位、就业、福利、劳动保障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工劳动时间偏长;近四成农民工未与单位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的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57%的农民工得不到工伤补偿,近八成的农民工不能带薪休假;74.81%的农民工未参加任何保险,这些使未来工作和生活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限制了农民工进一步流动。
  4.农村本地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内部吸纳能力不够。西部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加工程度低,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相脱节。许多产量高、品质好的农林副产品由于没有加工能力或加工链过短,产品附加值低,销路不畅。造成了农业比较利益低,也大大降低了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个别乡镇企业由于受制于区域内人才、技术、资金的短缺和保守观念的制约,规模小产值低、经营粗放,发展缓慢,导致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缺乏载体,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相比就地转移的成效存在较大差异。
  二、加快西部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分析
  1.清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为农民工进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精神的指引下,应逐步消除城乡对立、工农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向市民角色转换。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对农民外出打工降低门槛、疏通渠道、清除障碍。实现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和转移,推进城市化进程,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进步。各级政府应从宏观上为农民就业再就业提供可行性服务,“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
  2.建立各类教育培训体系,提高西部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素质。从总体上看西部农村人口近年来得到了较好控制,农村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但部分西部贫困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仍比较高,人地矛盾突出。加上相对落后的教育水平,使农村孩子受教育水平较低,有很多文盲半文盲。因此,要加快对西部贫困地区各类教育投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一方面加强基础教育投入。西部农村地方财政本身财力薄弱,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保证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注重发展中等及专业技术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在长期中,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普及高中教育,提高知识水平的层次,同时,加大对西部农村的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实现传统型农民向现代型农民转换,这也是以后农民自身发展的需要。
  3.加快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产业非农化,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的提高,从土地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日益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力的市场供给,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因此,贫困地区必须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工业化进程,采用适当技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缓解城乡就业压力,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首先,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西部特色农业。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光热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具有生产特色产品的优势。可以着力培育一批有活力的特色产品农业,将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当中分流出来。从发展西部农业的实际出发,国家应对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业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等。
  其次,通过移民方式发展城镇化。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及人口高度分散化现象,不仅直接制约着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而且加大了社会发展的成本。为促进西部农村的发展,政府可组织适度规模移民,使人口从自然条件恶劣的高山向低洼平坦地带集中,从农村向城镇进行梯度转移,组成新农村新村或扩展农村城镇化规模,刺激社会分工的形成,培育区域增长极,提高城镇化水平。从而使农牧业生产更加集中,也更接近于市场,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提供更便利的条件,便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第三,发展西部乡镇企业。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因资金、技术、规模而受到制约,但仍然是现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西部贫困农村的中小城镇及各交通路口致力发展创造财富的部门,并“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利于社会财富在西部贫困农村的聚集,提高社会发育程度;利用西部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自身优势,发展一批有传统名优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采取优惠政策,把发达地区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向西部地区扩散,扶持西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缓解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
  第四,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改善西部传统农业结构。西部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形成了气候万千、名垂千古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同时西部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原始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景观,古朴的乡情习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文化与生态色彩的农业旅游地,能解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以西部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剩余劳动力,将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理论前沿》2009年第9期

来源: 理论网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殷仲义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定价:69.80元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