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书

第一节 从经济增长到民生改善

  时间: 2010-05-19    已有人阅读过

 2007年,国家用于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进一步加大,在“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几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平均达到30%以上。

● 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在城镇,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在全面推开,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正在加快推进。

● 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解决底层的民生问题,具有更大的迫切性。其关键是要使社会的底层,能有一种谋生的机会,谋生的能力,以及能使这种能力存在的社会生态。

● 伴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已经进入利益和利益博弈的时代。必需建立一种新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解决模式,这种模式应以各种利益主体的表达权为基础,建立正常的利益表达机制,并用法律的方式对这种机制进行规范。

一、开启民生之路

2008年将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最快速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978%。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也显露出其他国家在经济迅速增长时期一般都会出现的通病:经济的增长与民众的基本需求之间出现偏离,社会在环境和生态上付出日益沉重的代价,贫富之间的差距拉大,特别是社会下层的生活改善速度滞后等等。因此,如何利用经济增长的成果,来促进整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已经成为新世纪摆在我国社会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反过来说,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会面临严重的制约。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社会进步的更直接的含义是如何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来促进国计民生的改善,特别是一般劳动者生活状况的改善。而这个问题在最近几年中显得更加现实和突出。据世界银行的初步分析,我国家庭中最贫困的10%人口2003年的平均收入比2001年降低了25%。这个人群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世界银行对最贫困人口的定义标准)。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说,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如果情况属实,这将对“水涨船高”的理论带来更多疑问。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不久前也撰文指出,中国应享用自己的巨大财富。我国目前巨额的盈余储蓄完全可以用来缓解国内的贫穷状况,改善社会保障、教育和环境等,而这都是我国国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一个基本背景之下,在最近几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调整。自十六大以来,中国决策层先是提出科学发展观,接着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在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上,更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新的系统性的表述。上述发展理念的提出,意味着我国逐步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阶段进入追求社会全面发展的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将经济发展的成果更有效地转化为人民的福祉,是以人为本的首要也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在前几年里,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和报告中,关涉民生的教育、就业、社会管理等诸多问题,不断被重点阐述和强调。有人曾进行过统计,从20032007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召开176次,其中半数涉及经济、民生等议题。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单列一章论述社会建设,对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领域做出统筹规划,系统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政策取向,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十七大报告具体要求,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将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

有海外舆论评论指出,十七大这场民生盛宴,对民生的承诺不厌其“繁”,民生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狠抓经济建设,再到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重心的转变体现执政理念走向成熟。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 [关闭] [收藏] [打印]

分享到:
联系方式(欢迎推荐图书、作者、原创)
电话:0898-66189066
邮箱:info@cird.org.cn
作者:迟福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定价:58.00元元
© 中国改革论坛网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琼ICP备10200862号 主办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建议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esign by Ciya Interactive